您的位置:首页>>旅游抚松>>抚松文化>>档案抚松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7-27   信息来源: 抚松县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   收藏
字号:    |
良禽择木而栖 生态环境的标尺——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chinese Merganser)

  形态:

  雄性成鸟:头、羽冠和颈的上半部黑色,有绿色金属反光。

  雌性成鸟:额、头项、枕、羽冠至颈的前半段为棕褐色:颈的下半段及其两侧和上背等均为褐色,羽端淡蓝色。

  雏鸟:出壳时全身就被 以绒羽。头部呈棕红色,颈喉呈米黄色。

  繁殖:在长白山4月初大都陆续迁到繁殖地。4月中旬交尾,在水中进行。随后开始寻找营巢地,一般选择在靠河边的老龄大青杨树上的天然树洞营巢,或直接利用旧巢。雄鸟常有伪巢,只有雌鸟进入的树洞,才进行营巢。每年繁殖一次,卵期在5月份,通常日产1枚,每产10枚。

  食性:主要以石蛾、蝲蛄、甲虫以及小型鱼类为食。9月份后全以鱼类为食。

  迁徙:每年3月下旬迁来,10月上旬迁离,在繁殖地留居半年之久。抚松等长白山温泉富集区冬季有很多河流水面不冻,滞留一定数量候鸟在此越冬。

  分布及活动特点:为我国原产长白山区的古老孑遗物种,数量极为稀少,堪称鸟类中的"大熊猫",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在长白山西坡抚松县、北坡二道白河等地分布和繁殖,平均每平方公里河面上分布密度不到1只,一般为3-5只不等的小群,白天全部时间几乎在水中觅食,觅食时多于河面开阔的缓流深水处,常常将身子跃出水面,然后潜入 水中,寻得食物后在水面吞食。随着气温逐渐转暖,陆续由低丘陵地带向山上部的针阔混交林地区迁移,以便寻找适宜的繁殖环境。"良禽择木而栖"。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特别是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其栖息之地必为生态佳地。


责任编辑:抚松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