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绕抚松县城而过的松香河北岸是一大片菜田,稀疏地散居着一些农户,最醒目的建筑是北江电站厂房,沿北山脚下有一条厂区运输土路,土路两侧整齐地栽种着笔直的杨树,杨树成林,遮天蔽日,夏季走在树荫下很清凉。电站泄洪口有一处陡峭的山崖,大概爬行十几米就可以登临崖顶附近,山崖砬子头附近生长着一簇簇映山红,每年春季映山红开花时节,此处水光山色如世外挑园。从县城到江北岸,需要通过一座铁桥,桥面只能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走在桥上跺几脚桥身都晃。北山那个时候还基本上是座野山,尽管灌木遍布,却也植被繁茂,少有人為垦荒破筏,有几条羊肠小路沿山势环绕可达山顶。途中经过几处泉眼,山泉水甘甜清澈。春季北山上山野菜野果不少,其中就有连片的刺嫩芽树和榛子树。
北山山顶是个大平台,站在那里眺望,县城尽在眼底。据当地老人讲,这个地点古称点将台,与江对岸的牤牛冈山城以及下游不远处的榆树川山城、新安古城遥相呼应。如今的江北变了容颜,破旧的农舍為一排排红砖瓦房取代,并套以白色围墙,墙面画着山水花木、小桥流水,一派干净整洁的新农村景象。明清风格的北山公园建成多年,亭台楼阁、小池长廊為县城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山顶处建了座七层木塔,虽未命名,但夜间通体金光灿灿,凝人心魄。过江的铁桥早已废弃拆除,新建的钢架桥成为连接江北与县城的交通枢纽。山脚下那条土路仍在,少有人行,路旁的大杨树所剩无几,在那边孤伶伶地偎作一团,仿佛是為改革开放那个年代立下的牌楼。
责任编辑:抚松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