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省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科学素养,9月14日至15日,由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办的吉林省国际生态学校暨生态环境小博士交流活动在抚松县实验学校举行。
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副主任王晓君、教育科科长李超,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花修艺,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书记常益,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教育中心负责人、国际生态学校项目评委刘健,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白山以及延边等市州的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负责人,省内各生态学校的代表,参与生态环境小博士活动的学校代表,抚松县教育局领导出席了活动。
14日下午,与会人员在抚松县实验学校红领巾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实验学校的生态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并观摩了该校生态文化主题班会。随后,大家进行了交流座谈。
15日,与会来宾再次齐聚实验学校,主旨会议拉开了帷幕。抚松县教育局负责人张庆利首先致辞,他指出:吉林省国际生态学校暨生态环境小博士交流活动在抚松县实验学校举行,既是抚松县实验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生态环境部对抚松教育的认可与勉励。实验学校作为市域内唯一的一所“国际生态学校”,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提升环保意识,创新环保宣传教育的形式,用心做好“生态环境小博士”的相关事宜,积累有效的经验,带动县域学校生态环保教育的有效开展。
王晓君主任随后就18所“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及“生态环境小博士”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予以了肯定。她强调:“生态环境小博士”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省长白山与查干湖的地域优势,努力探索人类繁衍生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案。将探寻生态真秘、发现环境之美、提高生态素养、培育低碳行为作为环保教育努力的方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塑造青少年科学的自然观、系统的发展观、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从我做起,呵护环境,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的观念,在吉林全面振兴的背景下,书写美丽吉林建设的壮丽篇章。
活动现场,王晓君代表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与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举行了“生态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签约仪式。
王晓君、刘健和张庆利等领导向第十一批国际生态学校授牌并颁发了绿旗,还为在2022年生态环境小博士活动年度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的学校颁发了证书。
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抚松县实验学校三所“国际生态学校”就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进行了经验分享。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负责人肖娟通过线上视频分享了全国优秀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经验,并介绍了国家层面组织的各项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讲解了“国际生态学校”创建的七个步骤、质量保证和绿旗评审的相关信息等问题,同时她还对“美境行动”进行了解读。
刘健作了《新课程视野下的国际生态学校创建》的主题讲座。他从“国际生态学校是什么?为什么要创建?怎样创建?”三个维度,为与会者细致地阐释了国际生态学校的内涵、创建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融观摩、交流、签约、颁奖、分享与培训、多种载体为一体,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办方向、目标和任务。必将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曹彦江 马琳博)
责任编辑:抚松县教育局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