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8-22   信息来源: 抚松县移民局   收藏
字号:    |
抚松县2006-2017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调研

  自2006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出台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移民工作,将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作为促进水库移民安置区快速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后扶政策、规范移民直补资金发放、科学编制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后扶项目等工作,确保我县水库移民后期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使移民在安置区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吉林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对我县移民扶持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多次到我县来调查、检查移民工作,及时帮助我县解决一些移民工作难题,使我县移民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具体表现在:

  一、移民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通过兑现600元移民后扶直补资金,进一步增加了移民经济收入,彻底解决了移民绝对贫困问题。2005年我县移民村人均收入为2018元,县农村人均收入为3608元,移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人均收入近79%,收入低、差距大是我处移民矛盾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缩小收入差距,首先是要改善移民居住环境,解决移民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基础设施难题;其次是要扶持、引导移民发展生产项目,形成村级支柱性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业的影响力与可信度,从而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生活水平。通过基础设施项目与生产项目的不断落实,我县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移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至2017年底,移民人均收入已达9321元/人,比2006年翻了近五翻,移民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完善。

  1、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田水利防洪建设得到加强。我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内,河道多,水流急,下暴雨时经常会出现河水冲毁耕地的现象,水流大时甚至危急居民房屋,为了降低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保护居民房屋及耕地免受暴雨损毁。2006-2017年期间,我县落实农田水利项目24个,投入资金1254.08万元,建河道护堤13.742公里,库区混凝土喷锚护岸5024平方米,河道防护设施得到加强。有效地保护了移民的房屋、道路及耕地。

  2、解决移民村饮水难题。

  2006年-2017年,我县落实移民村饮水项目15个,投入资金425.9万元,更换输水管网26.7公里,建蓄水池12座,机井3眼,从根本解决了移民村饮水难问题,让移民群众喝上了,清澈合格的山泉水。

  3、移民村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2006年-2017年,我县累计为25个移民村落实交通设施项目107个,共投入资金3638.38万元。修建水泥路53条,41.89公里;修建沥青混凝土路3条,2.02公里;新建桥涵17座,总计40米;维修砂石路26条,54.99公里。移民村交通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移民村道路硬化率达96%,大大带动了地域经济的发展。

  4、加大文教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丰富移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移民村卫生条件。

  2006年-2017年,我县累计为12个移民村实施文教卫生项目13个,投入资金442.67万元,建活动室1016平方米,文化广场近5000平方米。

  5、居民安全用电得到保障。

  为东岗镇新华村投入资金127.97万元,安装变压器两台,更换输电线路3公里,保证村民正常用电。

  6、改善村内环境,建设美丽移民村。

  为改善我县移民居住环境,逐步建成美丽乡村,2006-2017年,为25个移民村落实生态环境项目50个,投入资金1590.85万元,建村内栅栏23.07公里,砖砌围墙2.16公里,硬化边沟23.57公里,边渠整治0.6公里,节能房保温10000平方米,村内绿化5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2盏。项目实施后,移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干净、整洁、舒适、文明,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发展生产项目,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2006-2017年,我县共投资1684.045万元,落实生产发展项目60个,其中:种植业项目25个,种植蓝莓178亩,种植中草药95亩,栽培食用菌8.75万袋,建蔬菜大棚63栋,温室大棚1栋;发展养殖业项目27个,网箱养鱼80箱,牛、羊等大生畜养殖726头,建畜舍1387平方米,建养鱼池1200平方米;第三产业落实项目6个,建冷库3座,农贸市场1442平方米,市场大棚1000平方米,建山野菜加工厂1座(占地2000平方米。生产发展项目的实施探索性的改变移民村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移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开辟村级发展其他经济形式的一条新思路,不仅增加了当地移民的收入和充实了村级经济实体,对于农村经济结构改革提供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四、加强培训,拓宽移民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2006 -2017年,我县共投资498.67万元,落实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项目15个培训移民9461人次,重点开展蓝莓种植、山野菜种植、中草药种植等方面的培训,在移民群众中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

  五、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后期扶持工作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国家层面没有立法,基层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移民部门工作力度不足。二是移民部门是参照公务员管理,部分地方移民部门还属事业编制,干部身份未解决,工作无积极性。建议国家层面尽立法,加大移民工作力度,规范移民部门职责,明确移民干部身份问题。

  2、600元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效果减弱。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移民享受现金直补资金解决实际困难的效果逐渐减弱,特别对老人、贫困人口、因病返贫人口的扶持,其减弱效果有进一步扩大态势。建议调高600元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资金。

  3、各移民村之间资金分配问题

  移民后期扶持600资金是按各村移民人口进行分配的,移民少的村屯资金相对也少,但各村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同等的,所需资金也相差不多,这就出现了移民人口多的村屯基础设施问题都已全部解决,移民人口少的村屯连最基本的饮水问题还没有解决。导致移民资金不能应移民所急,造成了高资金低效益现象的发生。建议该项资金能够适当调剂使用。

  4、整合资源不够,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

  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很多部门工作不主动,有被动应付现象,部门认识不到位,认为移民的事应由移民部门单独解决。其他部门在两区解决移民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差,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投入相对严重不足。移民部门资金非常有限,只能解决移民有限的困难。建议省级统筹考虑部门整合资金问题。

  5、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较薄弱,移民资金重点用于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产业发展滞后,移民长远发展无保障。建议省级统筹出台移民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对产业发展项目有关权属进行明确。

  六、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库区移民后扶工作政策机制。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种政策和制度,要充分体现并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让广大移民直接受益。

  2、建立直补资金的增长机制,使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一致,从而有效地促进移民的权益和增收。

  3、要进一步调整后扶资金投向,不搞一刀切。要结合各地、各库区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扶持资金的投向和重点,切实解决制约移民发展的根本问题和移民群众急需解决的事情。

  4、要加大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重点解决移民群众道路难、住房难、饮水难和环境条件、卫生条件差的问题。

  5、要加大对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培训的力度。使他们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移民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抚松县移民办:丁凤春




责任编辑: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

初审:    复审:    终审: